共 11 条
以湖南和湖北大豆[Glycine max(L.)Merr.]为例分析影响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因素
被引:10
作者:
关媛
[1
]
鄂文弟
[1
]
王丽侠
[1
]
关荣霞
[1
]
刘章雄
[1
]
常汝镇
[1
]
曲延英
[2
]
邱丽娟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新疆农业大学
来源: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Shannon指数;
期望杂合度;
等位变异数;
取样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进行基因组SSR分析,探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旨在为科学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当取样比例相同时,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但两省大豆遗传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取样量相同时,利用随机取样法比较,湖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湖北,而利用聚类取样比较,两省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在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同情况下,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取样数与三个遗传多样性评价参数(等位变异数、Shannon指数、He)之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以湖南大豆为例,估算出在大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中,至少需要50-60个样本,即占总体9.0%-10.8%的取样比例,才能代表总体的遗传变异。提出在评价大豆遗传多样性时,应用大豆样本数对其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建议将Shannon指数计算公式改为H=-lnN∑PilnPi(N为样本数)。根据修正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湖南大豆。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