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勇杰
周尔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周尔凤
机构
:
[1]
山西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来源
: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87年
/ 03期
关键词
:
血小板;
AMP;
PAF;
血小板聚集;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对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的研究,已有约20年的历史。1966年,Barbaro发现联接有二硝基苯的牛γ-球蛋白与牛血清白蛋白免疫家兔的血小板,受抗原刺激时,能够释放组胺。其后又发现此反应有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并释放一种可溶性磷脂成分,该因子能诱导血小板聚集并释放组胺,称为PAF。现已证实PAF为1-烷基换-2-乙酰-sn-甘油-3-磷酸胆碱,并能人工合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