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铁锰结壳生物地层、生长年代及沉积环境

被引:8
作者
程振波 [1 ]
石学法 [1 ]
苏新 [2 ]
陈志华 [1 ]
吴永华 [1 ]
李小艳 [1 ]
鞠小华 [1 ]
杨永亮 [3 ]
石丰登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3] 中国科学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关键词
麦哲伦海山; 铁锰结壳; 超微化石; 生长年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通过对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M1-1,M2-1铁锰结壳样品超微化石的分析,在Ⅱ+Ⅲ层结壳层中发现了中新世以来的超微化石种类H.carteri,C.leptoporus和G.oceanica。据此,把Ⅱ+Ⅲ层结壳归属于第3个形成期中新世-更新世发育的结壳,相当于Halbach等人提出的年青世代层。Ⅰ层内钙质超微化石的缺失可能与白垩纪末期碳酸盐补偿深度的骤然变化有关。冷的、富氧的南极底层水不仅为结壳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氧化环境,而且造成了广阔的区域性的沉积间断,从而为结壳提供了生长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422 / 4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的钙质超微化石地层学研究 [J].
苏新 ;
马维林 ;
程振波 .
地球科学, 2004, (02) :141-147
[2]  
麦哲伦海山区MA、MC海山富钴结壳元素间关系及成因意义[J]. 王嘹亮,钟和贤,曾繁彩,李扬,朱克超.南海地质研究. 1999(00)
[3]   中太平洋锰结壳地球化学特征 [J].
许东禹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4) :1-10
[4]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HEAVY-METAL DISTRIBUTION IN PACIFIC FERROMANGANESE NODULES AND CRUSTS [J].
HALBACH, P .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86, 75 (01) :23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