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黄河沉积物元素组成及地质背景

被引:128
作者
杨守业
李从先
机构
[1]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示踪元素;表层沉积物;长江;黄河;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99.02.003
中图分类号
P736.41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长江与黄河表层沉积物常量及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明显不同。长江相对富K、Fe、Al等常量元素及绝大多数微量元素,且元素含量变化大;而黄河相对富Ca、Na、Sr、Ba、Th、Zr、Hf等少数元素,元素含量变化较小;长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中酸性岩浆岩及复杂的源岩与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决定了长江沉积物的特征元素组成及元素含量变化大的特点;而黄土高原的黄土化学成分与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决定了黄河沉积物的特征元素组成。Cu、Zn、Sc、Ti、Fe、V、Ni、Cr、Co、Be、Li等元素可较好地用来区分长江与黄河沉积物,以探索长江与黄河的入海物质在海域中的混合及扩散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口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及有关形态物相定量分析研究 [J].
韩建成,李莉,陈启明,吴欣然,陈邦林,韩庆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6, (04) :49-55
[2]   中国黄土的平均化学成分:上部大陆地壳的一种典型代表(英文) [J].
吴明清 ;
文启忠 ;
潘景瑜 ;
刁桂仪 .
岩相古地理, 1995, 15 (02) :127-136
[3]   长江入东海的化学物质输送特点 [J].
黄薇文,张经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2) :54-62
[4]   黄河、长江、中国浅海沉积物化学元素丰度比较 [J].
赵一阳 ;
鄢明才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13) :1202-1204
[5]   黄河下游及黄河口表层沉积物中39种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及地球化学研究 Ⅰ.分析方法、元素含量及分布 [J].
李培泉 ;
张树莘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4) :507-518
[6]   中国东部主要河流中悬浮物及底泥的环境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J].
陈静生 ;
郑春江 ;
高广生 ;
程承旗 .
地理科学, 1986, (04) :323-332
[7]   黄河口底质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 [J].
黄薇文 ;
张经 ;
刘敏光 ;
邱丽璇 ;
陈长景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 (S1) :137-145
[8]   黄河、长江、珠江下游控制站悬浮物的化学成份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 [J].
屈翠辉 ;
郑建勋 ;
杨绍晋 ;
钱琴芳 ;
杨亦男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17) :1063-1066
[9]   我国河流的物理与化学侵蚀作用 [J].
陈静生 ;
李远辉 ;
乐嘉祥 ;
王德春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4, (15) :932-936
[10]   中国海大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的若干模式 [J].
赵一阳 .
地质科学, 1983, (04) :30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