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礼、刑的属性(上)——对中国“法律”史研究方法论的一个反思

被引:13
作者
陈剩勇
机构
[1] 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
关键词
法; 礼; 刑; 属性; 法律史; 反思;
D O I
10.14167/j.zjss.2002.05.011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古代典籍中相关术语的语义学考释入手 ,对“法”、“礼”、“刑”的概念、内涵及其属性进行了重新解读 ,并对20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的方法论提出了质疑。认为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礼”或儒家伦理维系的礼治社会 ,而并非如西方社会那样主要是依靠“法律”(law)来治理的法治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一元性和整合性结构特征 ,决定了传统学科界限的模糊性 ,这与西方文化中政治、宗教、道德、法律等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分化式文化结构 ,也是迥异其趣。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 ,法律史学者们不顾中西方政治文化和法文化的巨大差异 ,简单地照搬和套用西方的法律模式来衡量、评估或裁剪中国的古“法” ,建构起一套行政法、刑法、民法、习惯法等诸法齐备且跨越5000年的所谓《中国法律史》或《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法律史研究 ,不仅无助于国人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礼法刑之属性的认识 ,而且造成了对传统和国情特别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环境的误解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 译林出版社 , (美)R.M.昂格尔(RobertoMangabeiraUnger)著, 2001
  • [2] 中国法学初步[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刘星著, 1999
  • [3]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 法律出版社 , 张晋藩著, 1997
  • [4]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凯尔森(HansKelsen)著, 1996
  • [5] 中国民法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叶孝信主编, 1993
  • [6]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 人民出版社 , 杨向奎著, 1992
  • [7]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中秋著, 1991
  • [8] 中国法制史稿[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薛梅卿, 1990
  • [9] 大戴礼记解诂[M]. 中华书局 , (清)王聘珍撰,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