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反搏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英文)

被引:27
作者
郑振声
机构
[1] 卫生部体外循环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关键词
侧枝循环; 增强型体外反搏;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体外反搏技术于1976年首先在我院创立。上世纪90年代之前,体外反搏作用机制主要定位在提高动脉舒张压,促进侧枝循环建立,进而改善器官组织的缺血状态。近年来经过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证实,体外反搏在增加器官组织血流灌注的同时,还通过促进动脉血流加速,提高血流切应力,从而具有保护血管内膜,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修复,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这些作用被认为与体外反搏促进了血管内皮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有关。基于上述基础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研制成功了更有效地提高血流切应力,更适宜于保护血管内膜功能的新一代体外反搏装置。
引用
收藏
页码:601 / 6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J].
张焰 ;
何小洪 ;
陈小林 ;
胡瑞德 ;
马虹 ;
伍贵富 ;
何建桂 ;
詹澄杨 ;
靳亚非 ;
方典秋 ;
郑振声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 (03) :159-164
[2]   慢性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J].
陈小林 ;
何小洪 ;
张焰 ;
钱月桃 ;
梁陆光 ;
方典秋 ;
詹澄扬 ;
郑振声 ;
马虹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5, (12) :1491-1493
[3]   长期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J].
何小洪 ;
张焰 ;
陈小林 ;
郑振声 ;
詹澄扬 ;
柳俊 ;
伍贵富 ;
方典秋 ;
梁陆光 ;
钱月桃 ;
凌桂芳 ;
戴刚 ;
冯铭喆 ;
马虹 ;
王奎健 ;
朱振宇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5, (10) :12-15+84
[4]   体外反搏的生物力学效应与血管内皮功能 [J].
伍贵富 ;
杜志民 ;
方典秋 ;
徐明国 ;
马虹 ;
郑振声 ;
王奎健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 (02) :121-124+137
[5]   体外反搏对缺血心肌血流灌注影响的建模和仿真研究 [J].
李艳 ;
王怀阳 ;
郑振声 .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3, (04) :31-33
[6]   体外反搏对人血压脉动性测量的影响 [J].
刘磊 ;
周少春 ;
伍贵富 ;
郑振声 ;
靳亚非 ;
杨世方 ;
詹澄扬 ;
方典秋 ;
钱学贤 ;
不详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2002, (03) :467-470
[7]   体外反搏对血管壁剪切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包芸 ;
杜健航 ;
靳亚非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19-21
[8]   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犬RAS的影响及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J].
陆丽 ;
吴伟康 ;
郑振声 ;
梁仲培 ;
钱孝贤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2, (07) :69-72
[9]   体外反搏对心肌缺血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 [J].
陆丽 ;
郑振声 ;
吴伟康 ;
梁仲培 ;
钱孝贤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 (12) :60-63
[10]   体外反搏对剪切应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王怀阳 ;
郑振声 .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1, (04) :5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