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培九不同栽培方式吸氮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海生
张洪程
戴其根
吕修涛
霍中洋
许轲
吕川根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栽培方式; 吸氮特性; 生产力;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0.03.002
中图分类号
S31 [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对两系法亚种杂交组合两优培九进行大苗移栽、中苗移栽、小苗移栽与乳苗移栽试验 ,初步研究了群体的吸氮特性。结果表明 :(1)四种方式植株含氮率一生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移栽苗龄越小 ,下降越明显。其中拔节至抽穗期含氮率下降最剧 ;(2 )移栽苗龄减小 ,一生总吸氮量减少 ,生物、经济产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 ;(3)不同苗龄处理生育前期的吸氮量多 ,四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不大 ,中后期是吸氮量差异形成的主要时期 ,苗龄越小者吸氮量越少 ;(4 )四种方式不同生育阶段的吸氮强度均以拔节至抽穗期为最大 ,此前的移栽至拔节阶段亦较高 ,此后吸氮强度下降 ;(5)综合分析四种栽培方式 ,大、中苗移栽在不同生育时期吸氮量较多 ,吸氮强度大 ,一生总积累量多 ,氮素生产力较高 ,更适合作为两优培九的超高产栽培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52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