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13
作者
程星烨
石钺
郑顺亮
孙虹
金文
机构
[1]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延胡索; 抗心肌缺血; 有效部位; 生物碱;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8.11.033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延胡索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分离延胡索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技术(IR、UV、MS、D和D-NMR)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四氢非洲防己碱(1)、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2)、corunine(3)、脱氢延胡索碱(4)、dehydrocorybulbine(5)、非洲防己碱(6)、黄连碱(7)、巴马汀(8)和小檗碱(9)。结论:化合物2、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出。本文还对化合物(3)的NMR谱数据进行了归属。
引用
收藏
页码:1656 / 16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延胡索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J].
许翔鸿 ;
王峥涛 ;
余国奠 ;
阮碧芳 ;
李军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2, (06) :29-32
[2]   延胡索总生物碱抗心肌缺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邱蓉丽 ;
李祥 ;
陈建伟 ;
李璘 .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1, (04) :265-265
[3]   刺红珠根中的生物碱(英文) [J].
张国林 ;
李伯刚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7, (03) :236-239
[4]   延胡索治疗冠心病有效成分的研究 [J].
秦永祺 ;
杨企铮 .
天津医药, 1978, (10) :450-453
[5]  
现代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手册.[M].梅全喜;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许汝正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注释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