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长坑金银矿床的矿化类型和热液活动

被引:3
作者
张湖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矿化类型; 热液作用; 硅质岩; 金矿床; 银矿床; 广东; 长坑;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2.s1.201
中图分类号
P618.5 [贵重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长坑金银矿床有层状矿化和脉状矿化。层状矿化出现于碳质硅质岩中,是同生(热水沉积)成因。脉状矿化出现于脉状岩中,是后生(热液)成因。金矿化全部是层状矿化,没有脉状矿化。银矿化主要是脉状矿化,是否有层状矿化目前存疑。两种矿化类型不应该混淆。长坑矿床的蚀变作用包括下盘蚀变、硅质岩中的蚀变及砂泥岩中的蚀变。无矿脉体包括雄黄脉和多种石英类脉体。貌似硅化岩的蚀变硅质岩是从原生碳质泥晶硅质岩蚀变来的。除下盘蚀变之外的热液作用发生于原生硅质岩沉积之后,分为准同生期热液作用和后生热液作用两类。
引用
收藏
页码:767 / 7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志留纪以来的云开地块 [J].
吴浩若 ;
邝国敦 ;
王忠诚 .
古地理学报, 2001, (03) :32-40
[2]   广东长坑—富湾银金矿床金银矿化规律统计研究 [J].
张湖 ;
李统锦 .
矿床地质, 1999, (03) :62-70
[3]   长坑矿田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差异分析 [J].
梁华英 ;
夏萍 ;
王秀璋 ;
张胡 ;
程景平 ;
单强 .
地质论评, 1998, (02) :194-199
[4]   粤西长坑金银矿区硅质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夏萍,张湖,王秀璋,程景平 .
地球化学, 1996, (02) :129-139
[5]   粤西长坑金银矿床成因的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夏萍 ;
程景平 ;
王秀璋 .
地质地球化学, 1996, (01) :78-81
[6]  
广东长坑金、银矿成矿特征[J]. 杜均恩,马超槐,张国恒.广东地质. 1993 (03)
[7]  
广东长坑银金矿区地层研究的新发现及意义[J]. 张湖,谢岩豹,程景平,王秀璋,李统锦,梁华英.广东地质. 1999 (01)
[8]  
大型构造与超大型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翟裕生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