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张文玲 [1 ,2 ]
王文科 [1 ]
李桂花 [2 ]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氮肥利用率; 施肥方式; 小麦品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肥施肥方式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生物量、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吸收不同,不施氮时,小麦生物量、植株氮积累量均表现为氮高效品种>氮低效品种。施肥方式影响小麦氮素吸收,对于不同小麦品种,均表现为侧深施较混施有利于氮素向小麦转移,且侧深施肥具有氮肥利用率高、氮素损失少、土壤残留多等特点,不失为小麦的一种良好的施肥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小麦品种氮效率与氮吸收对氮素供应的响应及生理机制 [J].
韩胜芳 ;
李淑文 ;
吴立强 ;
文宏达 ;
肖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4) :807-812
[2]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裴雪霞 ;
王姣爱 ;
党建友 ;
张定一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2) :38-42
[3]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和物质生产特性 [J].
李淑文 ;
文宏达 ;
周彦珍 ;
李雁鸣 ;
肖凯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6, (10) :1992-2000
[4]   不同灌溉施氮方式夏玉米生长效应 [J].
习金根 ;
汤海军 ;
周建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4) :68-74
[5]   关于氮肥利用率的思考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2) :192-197
[6]   石灰性土壤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J].
凌莉 ;
李世清 ;
李生秀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S1) :119-122
[7]   农田氮素淋失研究进展 [J].
张国梁 ;
章申 .
土壤, 1998, (06) :291-297
[8]   我国土壤供氮和化肥氮去向研究的进展 [J].
朱兆良 .
土壤, 1985, (01) :2-9
[9]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 [J].
刘宗衡 ;
孙祖琰 ;
罗亦云 .
土壤肥料, 1978, (04) :20-22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鲁如坤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