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介形类及其古地理意义

被引:27
作者
李元芳
张青松
李炳元
刘福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长春
关键词
班公错; 组合特征; 介形类; 介形亚纲; 介形类化石; 更新世晚期;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班公错以东的塔古图穷地质剖面的样品中,分析出6属15种介形类。就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古生态以及14C测年资料分析表明,晚更新世晚期此区湖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距今40 000—35 000年前,本区为有河流注入的缓慢流动的淡水湖,水温大体与现代接近。在距今35 000—25000年前,由于气候趋于干冷,入湖迳流减少,湖泊相对平静些。在整个剖面所代表的沉积时期,曾出现数次湖水变浅和水体中眼子菜繁茂期,除距今35 000年前左右,在其它数次湖水变浅期,湖水水质可能稍有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129 +1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藏高原现代湖泊沉积物中的介形类化石及其与湖水矿化度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杨留法 ;
范云崎 ;
黄宝仁 .
海洋湖沼通报, 1982, (01) :20-28
[2]   柴达木盆地甘森区介形类化石 [J].
黄宝仁 .
古生物学报, 1964, (02) :241-255+260
[3]  
西藏第四纪地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