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的私法定位与保护

被引:11
作者
袁泉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双边性;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个人利益; 企业利益;
D O I
10.19525/j.issn1008-407x.2020.02.012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信息驱动型经济模式下,个人信息具有双边性特点,在个人端和企业端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价值形态,从而导致双方主体对信息形成了内容各异的权利诉求。此外,个人信息不具有归属效能、排除效能、社会典型公开性,无法成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在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时,不得以个人信息作为单一对象考量,而应立足于信息的生命周期,结合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态和价值样态。在个人端,配置个人信息的人格权和财产权;在企业端,配置个人信息的财产权。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数据产品的财产权保护——评淘宝诉美景公司案 [J].
徐海燕 ;
袁泉 .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8, (20) :83-89
[2]   再论企业数据保护的财产权化路径 [J].
龙卫球 .
东方法学, 2018, (03) :50-63
[3]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述评 [J].
张春颖 .
情报科学, 2012, (06) :953-958
[4]   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04-119
[5]  
Property, Privacy, and Personal Data[J] . Harvard Law Review . 2004 (7)
[6]  
Examined Lives: Informational Privacy and the Subject as Object[J] . Stanford Law Review . 2000 (5)
[7]  
Property Rules, Liability Rules, and Inalienability: One View of the Cathedral[J] . Guido Calabresi,A. Douglas Melamed.Harvard Law Review . 1972 (6)
[8]   PRIVACY [J].
FRIED, C .
YALE LAW JOURNAL, 1968, 77 (03) :475-493
[9]  
The Right to Privacy[J] . Harvard Law Review . 1890 (5)
[10]  
Code and other Law of Cyberspace .2 LESSIG L. Basic Book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