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地心说”──关于短期气候预测的新思维

被引:13
作者
汤懋苍,高晓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短期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地气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短期气候观测研究历史的回顾,提出了建立以“地圈”(包括地壳、地幔、地核)为主体的地气耦合模式,用来作为预测短期气候变化的方法。地球系统各子系统中,地圈的质量是水圈的10 ̄3倍,是气圈的10 ̄6倍,是生物圈的10 ̄8倍。亦即整个地球系统中99%以上的质量集中在地图中。“地圈”(特别是岩石圈)存在着各种时间尺度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必然影响到大气圈。对大气中≤10 ̄(-2)年的波动,大气圈本身的能耗水平,一般说来比岩石圈所给予的要高得多。故可将大气圈近似地处理为孤立系统。但对10 ̄(-1)~10 ̄1年的短期气候变化,“地圈”是否处于中心地位?文中给出了一些研究结果,证明了短期气候(10 ̄(-1)~10 ̄1年)变化的根本原因在地球内部,大气圈基本上只是处于一种响应状态。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变化在大气圈子系统中的反映,并将其称为“气候变化的地心说”。为了建立“地心说”预报体系,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1)扩充现有的资料观测和收集系统;(2)建立以地幔动力学为主体的地气耦合模式;(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最终建立数值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