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南缘新生代断裂的形成机制

被引:18
作者
卢华复 [1 ]
王胜利 [1 ]
贾承造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准南; 前陆冲断褶皱带; 构造动力耗时和瞬时传递; 生长地层; 盆山耦合; 天山北麓冲断-走滑断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准南有三条走向东西右列的新生代冲断褶皱带,是天山北麓右行走滑兼走逆冲断层的尾端冲断扇构造。各冲断褶皱带的西端与天山北麓断层相接触处形成最早,在中新世中期开始形成,主体在中新世晚期约10Ma开始形成,其末端在第四纪才开始形成,表现出挤压的构造动力和变形自南向北扩展。准南逆冲构造带的初始时间比天山南麓的库车逆冲构造带晚约8Ma,说明天山造山带因为塑性较高,构造动力传播是耗时的,这与塔里木盆地刚性高、瞬时传递的特征形成对照。瞬时传递构造应力和耗时传递构造动力在空间上的交替出现是印藏陆陆碰撞导致陆内变形传播形式的基本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塔里木盆地与天山山脉晚新生代盆山耦合机制
    卢华复
    王胜利
    贾东
    王良书
    刘绍文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 493 - 503
  • [2] 塔里木盆地北缘库车前陆盆地地温梯度分布特征
    王良书
    李成
    刘绍文
    李华
    徐鸣洁
    王勤
    葛锐
    贾承造
    魏国齐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03) : 403 - 407
  • [3] 西昆仑—塔里木—天山岩石圈深地震探测综述
    高锐
    肖序常
    高弘
    李秋生
    刘训
    姜枚
    史大年
    [J]. 地质通报, 2002, (01) : 11 - 18+51
  • [4] 库车再生前陆盆地冲断构造楔特征
    卢华复
    贾承造
    贾东
    陈楚铭
    刘志宏
    王国强
    王胜利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3) : 257 - 271
  • [5] 横过西昆仑造山带与塔里木盆地结合带的深地震反射剖面
    高 锐
    黄东定
    卢德源
    钱桂
    李英康
    匡朝阳
    李秋生
    李朋武
    冯如进
    管 烨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0, (17) : 1874 - 1879
  • [6] 库车新生代构造性质和变形时间
    卢华复
    贾东
    陈楚铭
    刘志宏
    王国强
    贾承造
    [J]. 地学前缘, 1999, (04) : 215 - 221
  • [7]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王良书,李成,杨春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6) : 794 - 803
  • [8] Rui Gao,Dongding Huang,Deyuan Lu,Guihua Qian,Yingkang Li,Chaoyang Kuang,Qiusheng Li,Pengwu Li,Rujin Feng,Ye Guan.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 across the juncture zone between the Tarim Basin and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24)
  • [9] Wang Liangshu,Li Cheng,Liu Shaowen,et al.Geotempre-tature gradient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Kuqa rejuve-nation basin,north of Tari m,China[K].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