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草药理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11
作者
黄勇其
骆红梅
陈秀芬
耿晓照
莫艳珠
机构
[1] 贵阳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2]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药房
[3] 贵阳中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贵州贵阳
[4] 贵州贵阳
关键词
金线草; 抗炎; 镇痛; 抗凝血; 毒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观察金线草茎叶水提取 (AE S)和根水提物 (AE R)的抗炎、镇痛、抗凝血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经典的抗炎、镇痛实验及出血时间、LD50 测定法。结果 :不同剂量的AE S和AE R能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致耳廓肿胀 (P <0 .0 1~ 0 .0 5 )、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P <0 .0 1~ 0 .0 5 )及棉球肉芽肿增生 (P <0 .0 5 ) ,而不影响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且能明显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 (P <0 .0 5 )及延长热板致痛的潜伏期 (P <0 .0 1~ 0 .0 5 ) ;AE S和AE R能明显延长小鼠断尾出血时间 (P <0 .0 0 1~ 0 .0 1 ) ,且显示明显量效关系 ,其中以AE S中剂量作用最强。茎叶和根小鼠口服耐受量达 70 g·kg-1 (相当于AE S 4 .0 6g·kg-1 ,AE R 3.36g·kg-1 ) 1 2hig 2次 ;ip给药 ,茎叶LD50 为 9.3± 0 .5 1g·kg-1 (相当于AE S0 .5 4 g·kg-1 ) ,根LD50 为 4 0 .9± 4 .1 8g·kg-1 (相当于AE R 1 .96 g·kg-1 )。结论 :金线草具有抗炎、镇痛及抗凝血的药理作用 ,且根的毒性小于茎叶。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陈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2]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李仪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