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减少泥沙沿岸搬运 延缓拦门沙的淤积速度──米草生态工程在防治黄河改道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1
作者
:
孙卫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孙卫东
机构
: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来源
:
灾害学
|
1995年
/ 01期
关键词
:
生态工程;河口淤积;淤积控制;黄河;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V87 [防洪工程];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黄河口水动力作用的最显著特点是径流方向(WE)和潮流方向(SN)近于垂直。这一特点有利于三角洲的横向扩展[1],但另一方面,由于沿岸流异常发育,加快了河口沉积速度,促进了拦门沙的发育,使河口处的河床抬高,泄流不畅,不利于黄河口外水下河道的自然下切延伸,最终诱发改道。米草生态工程可以通过防止泥沙沿岸搬运,降低海水含沙量,从而降低拦门沙的发育速度,保护黄河水下河道,最终起到降低河口变动频率,防治黄河改道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成机制
李泽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
李泽刚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 84
-
91
[2]
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及对策
赵全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赵全基
[J].
灾害学,
1992,
(04)
: 39
-
42
[3]
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特征[J]. 王琦,曹立华,杨作升,沈渭铨,王新泰,G.H.Keller,D.B.Prior.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6)
←
1
→
共 3 条
[1]
黄河口拦门沙的形成机制
李泽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
李泽刚
[J].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1)
: 84
-
91
[2]
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及对策
赵全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赵全基
[J].
灾害学,
1992,
(04)
: 39
-
42
[3]
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动力沉积特征[J]. 王琦,曹立华,杨作升,沈渭铨,王新泰,G.H.Keller,D.B.Prior.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