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

被引:91
作者
杨翠迎
郭金丰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农民工; 社会保障; 操作困境; 理论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42.67 [];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大体有三种类型,即扩面型、仿域形、综合保险型。但从实践效果看,三种类型均存在覆盖面小、参保率低的问题。从操作层面看,面临的主要困境是政府供给制度的积极行为和企业与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持“双冷”态度的不统一;从理论层面看,根本原因则是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与养老保险的固有属性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而这些问题与矛盾的化解,有待于从政策、技术及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适合农民工特点:建立弹性养老保险制度 [J].
卢海元 .
中国劳动, 2005, (05) :18-19
[2]   对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与评价——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 [J].
李海霞 .
调研世界, 2004, (10) :38-40
[3]   对把进城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认识 [J].
崔红志 .
中国农村经济, 2003, (03) :24-32
[4]   将进城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与相机抉择 [J].
宋斌文 ;
林毓铭 ;
吴小武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01) :61-64
[5]   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 [J].
郑功成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2, (08)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