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记忆损害与脑结构磁共振研究

被引:11
作者
金圭星 [1 ]
王学义 [2 ]
王岚 [1 ]
安翠霞 [1 ]
任庆云 [2 ]
宋明 [3 ]
刘小玉 [1 ]
谭莉 [1 ]
王金成 [1 ]
赵晓川 [1 ]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河北省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
[3] 中科院自动化所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抑郁症; 韦氏记忆; 磁共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5 [反应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患者的记忆功能损害以及结构性核磁共振的变化。方法收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诊断标准的16例PTSD患者、1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和28名正常对照。采用临床应用的PTSD诊断量表(Clinician Administered PTSD Scale,CAP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症状;韦氏记忆量表评定记忆功能;以磁共振静态三维结构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 PTSD组理解记忆、延迟理解记忆、视觉再生、延迟视觉再生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抑郁症组(P均小于0.05)。PTSD组视觉再生、延迟视觉再生记忆成绩与CAPS得分呈负相关(r=-0.66,P<0.05;r=-0.53,P均小于0.05),但与情绪症状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大于0.05)。PTSD组和抑郁症组的额叶、颞叶灰质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未校正的P<0.001);而PTSD组颞叶灰质体积小于抑郁症组(未校正的P<0.001)。结论 PTSD的记忆损害与创伤症状而非抑郁症状明显相关,而其脑结构损害也与抑郁症有所不同,提示PTSD的记忆损害可能独立于抑郁症状之外。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创伤后应激障碍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J].
张萍 ;
王岚 ;
王学义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6) :748-751
[2]   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J].
高洁 ;
刘良明 ;
伍亚民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 9 (23) :4564-4566
[3]   精神创伤性记忆的心理与神经生物学研究 [J].
陈树林 ;
李凌江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 (05) :474-476
[4]   Selectively reduced regional cortical volumes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J].
Rauch, SL ;
Shin, LM ;
Segal, E ;
Pitman, RK ;
Carson, MA ;
McMullin, K ;
Whalen, PJ ;
Makriss, N .
NEUROREPORT, 2003, 14 (07) :9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