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循环再利用潜力及增产作用

被引:10
作者
周卫军
王凯荣
张光远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农业化学系
[2]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红壤稻田系统; 有机物; 循环再利用; 潜力; 增产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10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潜力大 ,水稻收获 ,年均从稻田系统中输出NPK的总量最大可达到 2 2 4.7、5 3.0和 2 71.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 ,年均可归还N、P、K量最大分别为 115 .1、35 .8和 2 31.5kg/hm2 ,占系统输出总量的 5 1.2 %、6 7.5 %和 85 .3% ;保持稻田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可提高系统生产力 ,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 ,增产 30 5 6kg/hm2 ;增施N肥 ,增产 2 75 3kg/hm2 ;增施N、P肥 ,增产 15 43kg/hm2 ;NPK配合 ,增产 98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还可增强稻田系统的稳产性能 ,降低稻谷产量的年际变异系数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对水稻的增产有着明显的残效叠加作用 ,在施用N、P、K化肥基础上保持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水稻增产率在试验期间的前 5年平均为 7.2 % ,后 5年平均为 9.4%。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