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燃料乙醇的应用及生产技术的效益分析与评价

被引:7
作者
庄新姝
袁振宏
孙永明
许敬亮
吴创之
马隆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燃料乙醇; 经济性; 能源效益; 社会效益;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72 []; TQ223.12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17 ;
摘要
针对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比分析了淀粉质、糖质和纤维素类原料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异同,并对我国3种原料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以10万t/a的燃料乙醇工厂为例,对不同原料燃料乙醇生产工艺的经济性、能源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甜高梁和木薯最有经济优势;从能源效益分析可知生产工艺能耗约占80%,工艺改进非常重要;从单位土地能源净产出情况看,甜高梁最高,其次是甘蔗和木薯,可见能源作物具有开发潜力;通过社会效益分析,10万t燃料乙醇工厂会给农民带来2~4亿元的年收益,提供约1000个的就业岗位;且10万t燃料乙醇的应用CO2年减排量可达30万t以上,减排CO、CH等汽车有害污染物近1700t。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及其控制 [J].
常蓉 ;
钱旭 .
云南环境科学, 1999, (03) :30-32
[2]  
Hydrolysis of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for ethanol production: a review[J] . Ye Sun,Jiayang Cheng.Bioresource Technology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