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包气带水汽昼夜运移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8
作者
曾亦键 [1 ]
万力 [1 ]
苏中波 [2 ]
Hirotaka Saito [3 ]
王旭升 [1 ]
曹文炳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国际地理信息科学及地球观测学院
[3] 东京农工大学共生科学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包气带; 土壤水机制; 水汽热耦合运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包气带水分通量主要由水汽组成,而水汽在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换和质量迁移是地表质能平衡计算不可缺少的重要源汇项。在野外进行一个沙坑实验,发现土壤水在中午(12:00—15:00)达到最大值(10cm深度,5.9~6.1cm3/cm3;30cm深度,11.9~13.1cm3/cm3),而在凌晨(02:00—05:00)出现最小值(10cm深度,4.4~4.5cm3/cm3;30cm深度,10.4~10.8cm3/cm3)。为进一步验证该实验条件下的土壤水运移及分布规律,考虑了土壤水、汽、热耦合运移的HYDRUS-1D模型被用来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为描述土壤水分昼夜运移模式,笔者将土壤水耦合运移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同步分析;并根据土壤水运移的不同驱动力,分别对温度梯度、基质势梯度作用下的液态水及汽态水通量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4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昼夜动态的实验研究 [J].
曾亦键 ;
万力 ;
王旭升 ;
曹文炳 .
地学前缘, 2006, (01) :52-57
[2]   干旱及半干旱区土壤水热传输模式研究 [J].
孙菽芬 ;
牛国跃 ;
洪钟祥 .
大气科学, 1998, (01) :2-11
[3]   非恒温条件下土壤中水热耦合运移过程的数学模拟 [J].
郭庆荣 ;
李玉山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S1) :33-38
[4]   夏玉米田水热耦合运移的数值模拟 [J].
孙景生,陈玉民,康绍忠,熊运章 .
灌溉排水, 1995, (03) :24-29
[5]   作物覆盖条件下田间水热运移的模拟研究 [J].
康绍忠 ;
刘晓明 ;
张国瑜 .
水利学报, 1993, (03) :11-17+27
[6]   土壤冻结时水热迁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J].
胡和平 ;
杨诗秀 ;
雷志栋 .
水利学报, 1992, (07) :1-8
[7]   温度影响下土壤水分蒸发的数值分析 [J].
蔡树英 ;
张瑜芳 .
水利学报, 1991, (11) :1-8
[8]   土壤中水、汽、热运动的耦合模型和蒸发模拟 [J].
杨金忠 ;
蔡树英 .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1989, (04) :35-44
[9]   裸地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 [J].
杨邦杰 ;
曾德超 ;
唐登银 ;
谢贤群 .
地理学报, 1988, (04) :352-362
[10]   Non-isothermal soil water transport and evaporation [J].
Grifoll, J ;
Gastó, JM ;
Cohen, Y .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5, 28 (11) :1254-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