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政治到商谈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

被引:1
作者
朱学平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哲学; 政治哲学; 程序民主观;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09.06.006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通过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本质上是哲学主宰下的革命实践,因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施特劳斯所言的意义上的现代政治哲学。哲学的政治化导致了马克思对于政治实践本身的遗忘,因而将政治从哲学的主宰下解放出来,使之回归到真正的政治实践本身,使实践成为政治之本,是马克思的本真的实践概念的根本要求。去哲学化的政治实践的真实含义当为程序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应当在这种政治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法治国家的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马克思的政治哲学遗产 [J].
郁建兴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8-23+202
[2]   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 [J].
张汝伦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55-163
[3]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 [J].
俞吾金 .
哲学研究, 2002, (11) :16-21
[4]  
马克思的哲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 巴利巴尔, 2007
[5]  
罗伯特议事规则[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罗伯特, 2007
[6]  
论革命[M]. 译林出版社 , (美) 阿伦特 (Arendt, 2007
[7]  
回答——马丁·海德格尔说话了[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德)贡特·奈斯克(G.Neske), 2005
[8]  
自然权利与历史[M]. 三联书店 , (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