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上海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粒级效应与生物有效性
被引:41
作者:
常静
[1
]
刘敏
[2
]
李先华
[1
]
林啸
[2
]
王丽丽
[2
]
高磊
[2
]
机构:
[1]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遥感与空间信息科学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地表灰尘;
重金属;
粒级效应;
生物有效性;
上海;
D O I:
10.13227/j.hjkx.2008.12.015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在分析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粒级效应基础上,研究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地表灰尘平均中值粒径为132μm,低于75μm粒径级别颗粒物占有最大的体积含量.重金属污染显示出明显的粒级效应,随着粒径降低,重金属含量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150μm和75μm是主要级别,其中<75μm颗粒物污染物含量依次为Cr>Pb>Cd>Zn>Ni>Cu.对地表灰尘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表明,Zn以碳酸盐态为主;Ni以残渣态为主;Pb主要为铁锰结合态存在,Cu和Cd则以有机态为主;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重金属活性形态比例依次为Zn>Pb>Ni>Cd>Cu>Cr.与国外城市相比,上海城市地表灰尘Zn、Pb和Ni生物活性比例较大,而Cu和Cd活性比例相对较低,Cr活性水平与其它城市相当,环境危害相对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3489 / 349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