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1
作者
刘勇 [1 ]
聂芳红 [2 ]
林红英 [1 ]
陈进军 [1 ]
马驿 [1 ]
巨向红 [1 ]
机构
[1] 广东海洋大学动物医学系
[2]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关键词
苦地胆内酯; 提取纯化; 薄层层析; 体外抑菌作用;
D O I
10.16656/j.issn.1673-4696.2010.01.006
中图分类号
S853.74 [中兽医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中药苦地胆有效成分苦地胆内酯的抗菌效果,用浓度为800mL/L的乙醇溶液进行热回流浸提,制备苦地胆内酯的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再结晶,制得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苦地胆内酯检测与鉴定,并进行了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当浓度为2.0mg/mL时,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巴氏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呈现极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浓度分别为50、10mg/mL时,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5种供试菌均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鸡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13、0.313、0.156、0.625mg/mL和1.25mg/mL;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2.5mg/mL,对其他4种供试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625mg/mL。表明,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地胆草全草提取物抗菌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何昌国
    董玲婉
    阮肖平
    戴明宽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8, (03) : 191 - 192
  • [2] 薄板层析法分析甜叶菊糖苷
    滕祥金
    杨丹
    孟滕
    郝再彬
    [J]. 中国糖料, 2007, (04) : 24 - 25+31
  • [3] 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 吕长淮.西部药学. 2006 (05)
  • [4] 中草药及其有效成分体外抗菌抗病毒研究进展
    傅文栋
    [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 (05) : 66 - 67
  • [5] 地胆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
    梁侨丽
    闵知大
    [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2, (01) : 8 - 10
  • [6] 银杏内酯的提取纯化与分离
    董新荣
    吴国生
    [J]. 湖北化工, 2001, (04) : 27 - 28
  • [7] 薄层层析法分离六种氨基酸
    吴学军
    谢能咏
    刘勇
    [J]. 江汉大学学报, 1999, (06) : 11 - 13
  • [8] 地胆草属药用植物的研究概述
    曹晖
    陈文
    毕培曦
    [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8, (02) : 11 - 15
  • [9] Antimicrobial activityof some medicinal plants of the island Soqotra. Mothana, R.A,Lindequist, U.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