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差距、生产率的分解及其收敛成因的转变

被引:10
作者
李国璋
魏梅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收入差距; 收敛; DEA;
D O I
10.19523/j.jjkx.2007.05.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资本深化的增长,并分析了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变异系数和劳动生产率及其成分的变动。在此基础上以1993为分界点,对我国各省区1982-2005年劳动生产率分成两个阶段进行了收敛检验,分析了各个成分在各阶段对其条件β收敛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就业的增长、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储蓄率等对地区劳动生产率增长影响。结论表明第一阶段技术效率是我国区域劳动生产率收敛的原因,第二阶段资本深化部分造成了我国区域劳动生产率的收敛。1993年之后,只有东部和中部存在劳动生产率的条件收敛。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2]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3]   经济效率与地区平等: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与差距的实证分析(1978-2003) [J].
郝睿 .
世界经济文汇, 2006, (02) :11-29
[4]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分析方法 [J].
金相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3) :102-110+128
[5]   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再认识——基于增长收敛微观机制的分析 [J].
赵伟 ;
马瑞永 .
管理世界, 2005, (11) :12-21
[6]   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 [J].
彭国华 .
经济研究, 2005, (09) :19-29
[7]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颜鹏飞 ;
王兵 .
经济研究, 2004, (12) :55-65
[8]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J].
刘夏明 ;
魏英琪 ;
李国平 .
经济研究, 2004, (07) :70-81
[9]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J].
刘强 .
经济研究, 2001, (06)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