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SF干预性治疗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形成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刘江
徐全
陈艰
机构
[1] 江西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江西省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毛细血管新生;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G-CSF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A组(n=5)为正常组,B组(n=5)为药物动员组,C组(n=20)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D组(n=20)为药物动员+AMI组。C、D两组于术后1d、5d、9d、14d分批处死,收集标本检测。G―CSF给药方法:皮下注射10μg/kg.d,共5d。采用液氮损伤造成大鼠AMI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免疫组化测定心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和毛细血管密度。结果(1)B组、术后1dC组和术后1dD组血清中VEGF浓度均显著高于A组(P均小于0.05)。(2)术后1d、5d、9d、14dD组血清中VEGF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3)术后1d、5d、9d、14dD组心肌梗死区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4)术后1d、5d、9d、14dD组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G―CSF能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增生,其部分机制可能为通过增强VEGF分泌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550 / 55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自体骨髓干细胞原位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
陈运贤 ;
欧瑞明 ;
钟雪云 ;
徐新 ;
赵洪云 ;
管慧红 ;
陆英 ;
韩忠朝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4) :21-23+147
[2]   G-CSF对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机制及对健康供者的影响 [J].
翁建宇 .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2, (08) :35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