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盆地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6
作者
曾凡刚
妥进才
李原
张敬华
李振西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系!北京,
[2]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
[3]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百色盆地; 低熟油; 生物标志物; 成因机制;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8.01.016
中图分类号
P596 [区域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百色盆地几个典型低熟油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并重点以百-5井低熟油为对象,详细总结了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结果表明陆生高等植物和微生物大量繁衍及其对高等植物的改造的贡献可能是形成百色盆地第三系低熟油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生物标志物质量色谱图集.[M].王培荣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2]   广西三种褐煤的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 [J].
曾凡刚,王铁冠,盛国英,彭平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4, (02) :141-149+450
[3]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ustralia oals..Chaffee A L;et al;.Geochim.Cosmochim.Acta.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