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实践

被引:35
作者
杨锴
王华忠
马在田
机构
[1] 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 属性参数; 数据驱动; 单纯形法; 最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共反射面元 (CommonReflectionSurface)叠加是一种不依赖于宏观速度模型的零炮检距剖面成像方法 ,实现共反射面元叠加依赖于 3个波场属性参数的确定 ,它们分别是零偏移距射线的出射角α、Normal波和NormalInci dentPoint波出射到地表的波前曲率半径RN 和RNIP.在CRS叠加的理论基础上 ,本文阐述如何在实际数据上实现CRS叠加 .首先 ,通过简洁的一维相关性分析在常规叠加剖面上找到对应该共反射面元的一组初始波场属性参数(α ,RN,RNIP) ,然后在对应的叠前数据上应用最优化算法对这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 ,相比初始属性参数 ,优化后的属性参数能够更好地聚集来自地下反射层的能量 ,最后应用优化后的属性参数实现最优CRS叠加 .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1+375 +37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理论——从共反射点到共反射面元 [J].
王华忠 ;
杨锴 ;
马在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1) :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