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牧交错带草地生产力对气候要素的响应——以多伦县为例

被引:17
作者
何玉斐 [1 ]
赵明旭 [2 ]
王金祥 [2 ]
张宏升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2] 内蒙古多伦县草原工作站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草地生产力; 气候要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利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多伦县50余a的气候资料,基于Miami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气候模型,分析了该地区草地生产潜力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更能反映草地生产潜力随气候要素的变化规律。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均对当地草地生产潜力起正作用。其中,相对温度而言,降水对草地生产潜力的限制作用更为明显。另外,利用多伦县1999~2002年的畜牧业统计资料,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的有效生产潜力和实际产量作了对比,其中天然草地的草地生产潜力开发度很低,仅为26%,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人工草地的实际产量和草地生产潜力开发度相对更高,显示了它作为提高该地区牧草产量有效途径的可能性。最后通过对比多伦县2000~2002年的理论和实际载畜量,提出该地区草原处于高超载状态,平均超载率高达79.3%。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