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凝血状态改变及其机制探讨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缨
唐沂
李长钢
胡雁
陈黎
机构
[1] 广东深圳市儿童医院内科
[2]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5 [小儿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凝血状态的改变及其机制。分析处于发病期及缓解期的过敏性紫癜患儿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比 (Prothrombintimerate ,PTR)、血浆D 二聚体 (D dimer)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TFPI)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儿童相比 ,不论发作组或缓解组 ,HSP儿童的PTR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 ,t=- 1 86 9,t =1 4 91 ,P >0 0 5,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发作组HSP儿童轿浆D 二聚体浓度明显升高 ,t =- 1 5 8,P <0 0 5;而缓解组HSP儿童血浆D 二聚体浓度下降并与正常对照组没有差异 ,t =- 1 94 8,P >0 0 5;发作组血浆TFP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t=1 2 1 1 ,P >0 0 5。结果表明 :HSP儿童凝血状态的特征是发病期间处于高凝状态 ,并随着病情缓解高凝状态可恢复正常 ,TFPI在HSP儿童发病期防止血管内凝血活动过度和扩散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50-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Laboratory signs of activated coagulation are common in Henoch-Sch?nlein purpura[J] . K. Brendel-Müller,A. Hahn,R. Schneppenheim,R. Santer.Pediatric Nephrology . 20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