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规划探讨

被引:7
作者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机构
[1] 浙江林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
关键词
旅游资源非优区; 山地; 旅游规划; 规划手段; 景观生态学; 天目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 [J].
俞益武 ;
李健 ;
肖胜和 ;
陈占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1) :95-99
[2]   临安锦城镇生态旅游形象设计刍议 [J].
肖胜和 ;
俞益武 ;
李健 ;
倪慧丽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3, (01) :86-91
[3]   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 [J].
隆学文 ;
刘立勇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9-84
[4]   浅析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发展——以江苏常州市为例 [J].
芮晔 ;
张树夫 .
华东经济管理, 2002, (04) :32-34
[5]   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以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为例 [J].
罗艳菊 .
社会科学家, 2002, (04) :52-55
[6]   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 [J].
许春晓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0, (04) :67-71
[7]   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J].
许春晓 .
经济地理, 1993, (02) :81-84
[8]  
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