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劳动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的分析

被引:16
作者
赵利 [1 ]
潘志远 [1 ]
王东霞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科资料中心
关键词
城镇劳动就业; 宏观经济; 技术进步; 主成分分析法; VAR模型;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4.05.005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本文针对就业问题,在考察国内关于影响劳动就业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三个因素方面选取出可能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对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影响劳动就业的三个因素中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实证表明:影响劳动就业的主因子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在宏观经济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在技术进步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而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将各种促进就业措施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城镇劳动就业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6+143 +14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 [J].
张明斗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0) :87-94
[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归因矩阵分析 [J].
王智波 .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04) :93-96+104
[3]   经济增长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的研究 [J].
王海侠 .
生产力研究, 2012, (01) :25-26
[4]   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张浩然 ;
衣保中 .
经济经纬, 2011, (05) :14-17
[5]   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1978—2006 [J].
刘书祥 ;
曾国彪 .
经济学家, 2010, (04) :93-100
[6]   中国1952-2007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分析 [J].
盛欣 .
理论导刊, 2009, (05) :7-9
[7]   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 [J].
张车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1) :18-28
[9]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陈桢 .
经济学家, 2008, (02) :90-95
[10]   技术进步对我国就业总量及结构的影响 [J].
毕先萍 ;
赵坚毅 .
统计与决策, 2007, (10)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