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其对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陈恒胜,刘连生,伍亚明,廖维宏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关键词
脊髓损伤,脊髓血流量,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D-天冬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20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采用Allen's打击法复制大鼠脊髓损伤(SCI)模型,氨基酸微量检测技术和氢清除法分别测定伤段脊髓组织24h内兴奋性氨基酸(EAA)即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和脊髓灰质血流量(SCBF)的变化,并观察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EAA受体激动剂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对SCBF的影响,探讨EAA在SCI中的作用。结果发现:SCBF在伤后10min即有明显下降,2h较1h略有回升,4~8h又进一步下降,第二次下降与第一次下降相差显著。伤后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NMDA明显加剧SCI后脊髓缺血。Glu、Asp伤后10min均明显升高,1~24hAs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h较2h略有回升;Glu在伤后10min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4h、8h较2h略增加。EAA变化与SCBF呈显著负相关。结果提示SCI后EAA的过度释放是SCI后继发损伤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0+73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