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贡献存在拐点吗?——来自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证据

被引:21
作者
张明志 [1 ]
余东华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服务业集聚; 城市类型; 城市生产率; “Williamson效应”;
D O I
10.19361/j.er.2018.06.02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服务业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阶段性作用的差异将影响城市服务业的布局策略。随着城市规模体量逐渐增大,服务业的集聚度也日益提升,集聚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将引发"拥塞效应"。本文尝试引入城市类型这一新视角,在提出"总体拐点存在论"和"分类型拐点差异论"的基础上,系统阐释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作用的阶段性及区域性差异,并采用中国1999-2015年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贡献存在拐点;沿海城市、省会城市拐点后的抑制效应相对平缓,而非沿海城市、非省会城市则更加剧烈;资源型城市拐点前后集聚效应变动均较为平稳。城市服务业集聚不宜作为城市生产率提高的长效作用机制,寻求新的集聚模式、经济增长极对于提高城市生产率变得更加迫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