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中的地位

被引:7
作者
杨庆峰
王云霞
机构
[1]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2] 天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上海
[3] 天津
关键词
工程主义; 批判主义; 自然技术; 社会技术;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04.07.008
中图分类号
N031 [自然辩证法];
学科分类号
0101 ;
摘要
技术哲学与普遍哲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通过普遍哲学的观念可以有效地理解技术概念。对于马克思也是如此。当前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工程主义、批判主义的叙事方式都将这种性质给予了展示。这些叙事方式将技术给予了自然主义的理解,即自然技术的概念。这是"人与自然"、"物质资料的生产"概念推演的必然结果。但是,在马克思普遍哲学中还包含着具有同样地位的概念:"人与人"、"人自身的产生"的概念。建立在这个概念之上的技术应该是社会性的,它所包含的可能性并没有被注意到。"社会技术"原则的提出力图揭示出这种可能性,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任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  
可选择的现代性.[M].[美]安德鲁·芬伯格(AndrewFeenberg)著;陆俊;严耕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4]   马克思和卡普:工程学传统的技术哲学比较 [J].
刘则渊 .
哲学研究, 2002, (02) :21-27+59
[5]   国外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 [J].
牟焕森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02)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