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多效唑对培育二晚壮秧及其生理基础和增产效果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潘晓云
陈善坤
饶治祥
刘宜柏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研究室
[2]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育种研究室
来源:
关键词:
壮秧;
本田;
秧苗生长;
生理基础;
发根力;
生物指标;
增产效果;
增产效益;
经济效果;
杂交稻;
水稻;
常规稻;
大区对比试验;
多效唑;
D O I:
10.13836/j.jjau.1987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以常规稻6—38和杂交稻威优64等六个品种为材料,进行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对培育二晚壮秧和生理基础与增产效果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二晚秧苗在一叶一心期,每亩喷300PPM 浓度的多效唑100公斤药液,能有效地对二晚秧苗起到控长、促蘖、培育壮秧的作用。处理后秧苗的高度比对照降低1/3~1/4,分蘖数增加80~120%,叶片表现短、宽、厚,苗体矮壮。这种壮秧移栽本田后无败苗现象,没有明显返青期,禾苗早生快发,分蘖多、有效穗增加。多效唑对于秧苗的生理效应表现为;增加秧苗的发根力,具有发达的根系,吸氮能力增强,苗体含氮量和叶绿系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强。处理后的秧苗,碳——氮代谢均旺,而且这种生理效应一直维持到抽穗期,有利于营养体生长和籽粒灌浆结实。试验表明,多效唑处理后水稻能增产10%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