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的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张秋海
欧兴长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2]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桃仁; 活血化淤; 提取物; 小鼠; 肉芽肿; 活血祛瘀药; 小家鼠; 炎症; 苦杏仁; 纤维细胞;
D O I
10.13728/j.1673-6427.1993.03.02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前言桃仁为常用的活血化淤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此后见于历代医籍文献中。《本草纲目》载:“惟山中毛桃,即尔雅所谓榹桃者,……其仁充满多脂,可入药用。”现来源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桃Prunus persica(Linn) Batsch或山桃Prunus daridiuna(Carr)Franch的种仁。此外在西藏地区,藏桃Prunus mira Kochne的种仁也作桃仁入药。六十年代后,四川省还开发应用了光核桃仁。对桃仁的性味归经及功用,医家论述很多。《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淤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名医别录》:“甘,无毒,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月水,止痛。”《珍珠囊》:“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本草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现代认为,桃仁苦,平。归心、肝、肺、大肠经。其功效为活血祛淤,润肠通便,止咳平喘。主要用于下焦活血行淤,其次用于肠燥便秘,治咳嗽气喘。在复方中多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药药理实验.[M].陈奇 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2]  
中国有毒植物.[M].陈冀胜;郑硕 编.科学出版社.1987,
[3]  
中药药理学.[M].周金黄;王筠默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  
中药志.[M].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 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5]  
全国中草药汇编.[M].《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6]   桃仁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J].
芮和恺 ;
季伟良 ;
沈祥龙 .
中成药, 1992, (02) :33-34
[7]   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观察 [J].
刘成 ;
刘平 ;
徐列明 ;
朱剑亮 ;
俞广声 ;
薛惠明 ;
洪嘉禾 ;
王玉润 .
中医杂志, 1991, (07) :20-23
[8]   抵当汤加味治疗脑血栓形成68例 [J].
蒋翅 ;
李振卿 ;
雷建军 ;
何焕秀 .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89, (03) :33-33
[9]   桃仁治疗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研究 [J].
俞广声 ;
唐民圭 ;
阮望春 ;
洪嘉禾 ;
张札邦 ;
胡永珍 ;
赵佩珠 ;
王玉润 .
中医杂志, 1986, (06) :24-25
[10]   用激光多普耳血流量仪及胆汁流量计测定桃仁提取物对肝脏微循环的影响 [J].
张清波 ;
顾克仁 ;
王玉润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5, (07) :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