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诱导大鼠肝卵圆细胞表型改变

被引:4
作者
杨志云 [1 ]
姚树坤 [1 ]
殷飞 [1 ]
修贺明 [2 ]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2]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苦参碱; 肝卵圆细胞; 免疫组化; 超微结构;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背景与目的:在肝细胞癌发生过程中出现卵圆细胞不典型增生,阻断其恶变或诱导其向肝细胞方向分化是肝癌化学预防的重要途径,为寻找有效的卵圆细胞分化诱导药物,我们建立了大鼠卵圆细胞增殖模型,研究苦参碱对化学诱发肝癌模型中卵圆细胞表型的改变。方法:SD大鼠喂饲2-乙酰氨基芴加三分之二肝切除术建立卵圆细胞增殖模型,模型组、低剂量苦参碱组、高剂量苦参碱组、对照组,光镜、透射电镜观察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造血干细胞标志Thy-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表达的变化;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ptidase,γ-GT酶)、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triphosphatase,ATP酶)表达的变化。结果:超微结构显示高剂量苦参碱组卵圆细胞体积较模型组大,含有更多的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Thy-1免疫组化表达指数模型组为8.15±2.64,低剂量苦参碱组为5.27±1.32,高剂量苦参碱组为3.83±0.35,对照组为1.63±0.22,高剂量苦参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AFP阳性细胞计数模型组为15.36±4.42,低剂量苦参碱组为9.75±2.41,高剂量苦参碱组为7.33±1.38,对照组为2.51±0.93,高剂量苦参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低剂量苦参碱对γ-GT阳性病灶抑制率为33.35%,高剂量苦参碱抑制率为55.37%,高剂量苦参碱组显著高于低剂量苦参碱组(P<0.05)。结论:苦参碱抑制卵圆细胞增生,使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降低Thy-1、AFP、γ-GT酶表达,表明苦参碱可诱导卵圆细胞表型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502 / 15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现代肝脏病理学.[M].梁英锐等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实用酶组织化学.[M].贲长恩;李叔庚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新酶组织化学.[M].[日]武内忠男;[日]小川和朗等 主编;朱逢春 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4]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申晓东 ;
宋关斌 ;
严润彬 ;
杨扬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125-128
[5]   苦参素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 [J].
孔庆志 ;
黄涛 ;
黄冬生 ;
冯刚 ;
卢宏达 ;
费雁 ;
冯觉平 .
中国药师, 2003, (12) :769-771
[6]   中药苦参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李金陵 ;
程爱明 ;
荆宇红 ;
蔡访勤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2, (02) :33-34
[7]   苦参碱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J].
陈伟忠 ;
林勇 ;
谢渭芬 .
肿瘤学杂志, 2002, (01) :4-6
[8]   苦参碱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凋亡时对G1细胞周期调节因子的调控 [J].
司维柯 ;
高利宏 ;
刘斌 ;
陈安 ;
李鹏 ;
姚婕 .
癌症, 2001, (08) :848-851
[9]   大鼠肝癌前病灶与卵圆细胞的关系 [J].
廖钢陵 ;
陈晋彦 ;
丁濂 ;
张彦东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 (02) :7-10
[10]   突变型p53蛋白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J].
朱焕章 ;
张新立 ;
陈意生 .
中华肿瘤杂志, 1997, (01)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