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候规律临床研究

被引:18
作者
樊茂蓉
韩克华
王书臣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证候; 规律;
D O I
10.16025/j.1674-1307.2012.04.007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对94例IPF患者病位、病性、病因、病机做出辨析,并以病位、病性、病因、病机为基础,参考中医辨证标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相应证型。结果 94例IPF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病位在肺、脾、肾、心,虚证包括气虚、阴虚、阳虚,实证包括血瘀、痰、湿、热、风邪。证型分布特点:本证包括肺燥津亏、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在本证中气阴两虚证型患者最多,占44.68%;标证包括血脉瘀阻、痰热壅肺、痰湿阻肺、风邪犯肺,在标证中血脉瘀阻证型患者最多,占44.68%;在所有证型组合方式中,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患者最多,占27.66%。结论 IPF患者气虚、阴虚2者常相兼出现,在本虚的基础上往往伴有标实的症状,血瘀证最常见,临证治疗时应辨清本虚标实之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3+317 +3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中西药物治疗进展 [J].
潘芳 ;
王彤 .
北京中医药, 2009, (02) :150-154
[3]  
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姚乃礼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