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

被引:10
作者
朴起亨 [1 ]
丁国栋 [1 ]
吴斌 [1 ]
屈志强 [1 ]
万勤琴 [1 ]
朴律镇 [2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韩国全北大学环境生命资源学院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沙漠化; 群落演替; 逆行演替; 恢复演替;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8.06.008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背景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植被资源状况、特征及植被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过度放牧所引起的逆行演替中,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从31种锐减到了2种,盖度从61%降低到8%,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流动沙地的物种丰富度分别是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的0.25倍、0.065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464,1.584,0.554,固定沙地最大,为流动沙地的4.45倍。物种均匀度分别为0.497,0.528,0.554。流动沙地最大,是固定沙地的1.11倍。植被高度及生物量亦均呈递减趋势,优势种和建群种发生更迭,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对不同封育年限植被进行研究,得出植被的恢复演替规律为:以沙米为优势种的一年生先锋植物群落以糙隐子草为优势种其他多年生禾草伴生的过渡型植被群落冰草+糙隐子草过渡型植被群落羊草+冷蒿亚稳定型群落,同时,土壤的结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J]..Taxon.1972, 2/3
[2]   呼伦贝尔沙地现状及治理对策 [J].
梁宝君 ;
魏永新 .
防护林科技, 2008, (02) :39-41
[4]   草场封育对盐碱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J].
王宇 ;
初先进 ;
安洪敏 .
防护林科技, 2006, (02) :25-28
[5]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现状、发展态势与成因分析 [J].
聂浩刚 ;
岳乐平 ;
杨文 ;
李智佩 ;
扬湘奎 .
中国沙漠, 2005, (05) :635-639
[6]   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化地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研究 [J].
吕世海 ;
卢欣石 ;
曹帮华 .
中国草地, 2005, (03) :5-10
[7]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及治理对策 [J].
黄国安 ;
赵卫东 ;
张志海 ;
冯小杰 ;
徐国宏 .
内蒙古草业, 2003, (04) :4-5+37
[8]   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现状、问题及对策 [J].
苏智峰 ;
马伟杰 ;
高海滨 ;
魏红 .
内蒙古草业, 2003, (02) :29-30
[9]   呼伦贝尔沙地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 [J].
高景文 ;
白水清 ;
罗成玉 ;
白文才 .
防护林科技, 2001, (02) :44-45
[10]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钱迎傅;马克平;.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