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恐龙动物群及其层位

被引:25
作者
董枝明
机构
关键词
动物群; 早白; 动物区系; 下禄丰组; 自流井组; 晚侏罗世; 麻姆世; 侏罗纪; 层位; 吐谷鲁群; 上沙溪庙组; 动物化石; 须家河组; 广元煤系; 化石层; 生物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80.04.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恐龙 Dinosauria 的两个目,蜥臀目 Saurischia 和鸟臀目 Ornithischia 都是在晚三叠世早期出现,到白垩纪结束时全部绝灭。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四千多万年。恐龙是中生代陆生脊椎动物的主宰者,由于当时它们种类繁多,进化辐射较快,故在确定中生代陆相地层的时代上,是目前可靠的证据之一。例如北美的上白垩统,可以根据角龙类 Cera-topsia 和鸭咀龙类 Hadrosauria 的演化关系,区别出连续的四个层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56 / 2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四川永川发现的新肉食龙 [J].
董枝明 ;
张奕宏 ;
李宣民 ;
周世武 .
科学通报, 1978, (05) :302-304+290
[2]   广西扶绥爬行动物化石 [J].
侯连海 ;
叶祥奎 ;
赵喜进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1) :24-33+74
[3]   内蒙古阿拉善旗肉食龙类化石 [J].
胡寿永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4, (01) :42-63
[4]   粤北“红层”中的脊椎动物化石 [J].
杨锺健 ;
周明镇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2, (02) :13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