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砂岩透镜体成藏机理
被引:35
作者
:
陈冬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冬霞
庞雄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庞雄奇
邱楠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邱楠生
姜振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姜振学
张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张俊
机构
:
[1]
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来源
:
地球科学
|
2004年
/ 04期
关键词
:
透镜体;
成藏机理;
济阳坳陷;
初次运移;
成藏动力;
成藏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砂岩透镜体油藏是隐蔽油气藏中增储上产的重要类型 ,但目前对其成藏机理的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 .从油气初次运移机理入手 ,结合砂泥岩压实成岩过程的分析 ,对砂岩透镜体的成藏动力和成藏阻力及成藏过程进行了分析 .研究认为 :烃类生成引起的膨胀力、烃浓度差引起的扩散力和砂泥岩间的毛管压力差是成藏主动力 ,岩石吸附和粘滞力是成藏主要阻力 ;油气水以混相涌流方式为主 ,孔隙、微裂隙和微层理面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早成岩阶段不成藏 ,晚成岩早期成藏 ,晚成岩晚期进入保存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超压盖层封烃能力的定量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延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广
张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黑龙江安达
张发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晓飞
王兴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黑龙江安达
王兴涛
[J].
沉积学报,
2000,
(03)
: 465
-
468+479
[2]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效途径
陈荷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陈荷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 126
-
131
[3]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王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
1
→
共 5 条
[1]
超压盖层封烃能力的定量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延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广
张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黑龙江安达
张发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付晓飞
王兴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黑龙江安达
王兴涛
[J].
沉积学报,
2000,
(03)
: 465
-
468+479
[2]
油气运移研究的有效途径
陈荷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
陈荷立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 126
-
131
[3]
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模型研究.[M].王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5]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M].李明诚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