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新疆额敏东部志留纪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6
作者:
纵瑞文
[1
]
龚一鸣
[1
]
韩非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沙尔布尔组;
塔尔巴哈台组;
链珊瑚;
志留纪;
额敏;
新疆;
古环境;
古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P534.43 [志留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在额敏东部原划为晚泥盆世塔尔巴哈台组的火山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志留纪文洛克世动物化石,包括珊瑚Halysites hoboksarensis、H.sp.、Mesofavosites sp.,腕足动物Atrypasp.、Eospirifer radiatus,三叶虫Encrinuroides sp.、Encrinurus sp.1、E.sp.2、Cheirurus sp.、Sthenarocalymene sp.,短剑类Lepidocoleus sp.和层孔虫等,通过区域岩性组合对比,将该套地层改划为文洛克统沙尔布尔组.珊瑚和层孔虫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生物化石的发现,同时结合地层中风暴沉积的粒序层理、包卷层理及火焰构造等相标志,说明了额敏东部在文洛克世为火山碎屑质的开阔台地相沉积环境,处于热带、亚热带气候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63 / 572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