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

被引:2
作者
黄正华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私人语言; 直指定义; 心身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521 [奥地利哲学];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维特根斯坦的反私人语言论证分两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步依赖于反直指定义,而关键性的第二步则以对私人语言与公共语言的区分为前提。由于区分的标准实际难以给出,因此最终只能基于直接的反对私人语言,而这恰恰也是现代语言哲学的前提。从维特根斯坦的论证中可以找到现代哲学发展的新线索,同时也能看到他对一些传统哲学问题的重新表达和解答。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和规则 [J].
N.马尔科姆 .
哲学译丛, 1994, (05) :41-47
[2]  
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英)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Dummett)著, 2004
[3]  
维特根斯坦全集[M]. 河北教育出版社[(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著], 2003
[4]  
人类理解论[M]. 中国社会出版社 , (英)约翰·洛克著, 1999
[5]  
语言哲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A.P.马蒂尼奇(A.P.Martinich)编, 1998
[6]  
哲学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奥)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著, 1996
[7]  
逻辑哲学论[M]. 商务印书馆[奥]维特根斯坦,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