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的出现及其意义

被引:13
作者
王约 [1 ,2 ]
赵明胜 [1 ]
杨艳飞 [2 ]
王训练 [2 ]
机构
[1]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传递; 环境因子; 生物竞争; 陡山沱期;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 [微体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生物起源与演化的主要驱动动力之一。在生命演化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大体经历了"微生物席生态系统"、"浮游真核生物生态系统"、"宏体藻类生态系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和寒武纪及其后较为完善生态系统的演化历程。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表现为:生物生境从沉积物表层到水体之中再到沉积物内部的扩展,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从被动地接受到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相互竞争,能量传递方式从生物体外摄取或体外同化到体外摄食体内同化,生态金字塔结构由简单到多层次化和复杂化,生物参与对环境的改造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华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的出现,生物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竞争性和改造能力大幅度增强,实现了生物体内能量的传递方式,生态金字塔多层次化和复杂化,成为生物迅速演化和其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转折。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Annelid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China[J]. WANG Yue~(1,2,*) WANG Xunlian~1 1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03,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8(02)
[2]  
Octoradiate Spiral Organisms in the Ediacaran of South China[J]. TANG Feng YIN Chongyu Stefan BENGTSON LIU Pengju WANG Ziqiang GAO Linzhi 1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37, China 3 Department of Palaeozoology, Swedish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Box 50007, SE-10405,Stockholm, Sweden 4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3]   黔东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的宏体藻类 [J].
王约 ;
王训练 ;
黄禹铭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828-844
[4]   微生物形成的原生沉积构造研究进展综述 [J].
梅冥相 ;
孟庆芬 ;
刘智荣 .
古地理学报, 2007, (04) :353-367
[5]   贵州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的生活环境及古生态系统 [J].
王约 ;
王训练 .
古地理学报, 2007, (04) :407-418
[6]   长城系串岭沟组球形疑源类的超微结构 [J].
彭永波 ;
王丹 ;
袁训来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7, (02) :194-204
[7]   贵州瓮安磷矿陡山沱组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吴凯 ;
马东升 ;
潘家永 ;
聂文明 ;
周健 ;
夏菲 ;
刘莉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2) :108-114
[8]   黔东北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宏体藻类的固着器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王约 ;
王训练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6, (02) :154-164
[9]   黔东北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庙河型生物群的生态特征及埋藏环境初探 [J].
王约 ;
何明华 ;
喻美艺 ;
赵元龙 ;
彭进 ;
杨荣军 ;
张振含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327-335
[10]   贵州瓮安生物群和磷矿形成的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J].
郭庆军 ;
杨卫东 ;
刘丛强 ;
Harald Strauss ;
王兴理 ;
赵元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3) :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