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制模式、调制比预报方法应用朔望潮的理论依据

被引:7
作者
秦保燕
郭增建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地震预报方法;调制模式;调制比;半日潮;朔望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朔望潮触发和调制地震的发生已是一个基本事实。朔望潮即是半月潮幅度最大时段再迭加半日潮和全日潮。由于朔望潮量值大,所以它作用到震源系统上影响震源过程的7种效应也大,因而朔望潮与地震的相关性较好。由此作者认为用朔望潮比单纯用半日潮来判断震源过程的不稳定性更好,它可以回避震源地方的很多复杂问题而不影响预报地震的效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一个新的中短期地震预报指标 [J].
陈学忠 ;
丁鉴海 .
地震, 1998, (02) :127-133
[2]  
非线性系统失稳的前兆与地震预报——响应比理论及其应用[J]. 尹祥础,尹灿.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5)
[3]   地震预测新途径的探索 [J].
尹祥础 .
中国地震, 1987, (01) :3-10
[4]   岩石应力腐蚀的实验研究及其与震源过程的关系 [J].
荣代潞 ;
赵广堃 .
西北地震学报, 1984, (01) :4-10
[5]   潮汐应力对地震的触发作用 [J].
丁中一 ;
贾晋康 ;
王仁 .
地震学报, 1983, (02) :172-184
[6]   某些震源物理化学现象与地震预报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地震, 1982, (02) :2-4
[7]   论短临地震预报的调制模式 [J].
郭增建 ;
秦保燕 .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0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