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源类Tianzhushania在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

被引:19
作者
尹崇玉
高林志
邢裕盛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Tianzhushania; 震旦系; 陡山沱组; 磷块岩; 大型具刺疑源类;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首次报道贵州瓮安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spinosa及其新种Tianzhushaniatuberiferasp .nov .。前者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发现的典型Tianzhushaniaspinosa标本 (硅化 )完全相同 ,但多数未遭受重力挤压呈球形保存。新种特征明显 ,也呈球形保存 ,但内层表面具有明显瘤突 ,瘤突顶端向外延伸出单一或多条管状刺。另外还探讨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 nia属的特征 ,已定种的地理分布、地层意义和亲缘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97 / 5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是胚胎还是藻类?——兼答薛耀松、周传明、唐天福先生(英文) [J].
肖书海 ;
安德鲁·诺尔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9, (03) :313-323+340
[2]   “动物胚胎”——对瓮安地区陡山沱组微体化石的错误解释 [J].
薛耀松 ;
周传明 ;
唐天福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99, (01) :5-8
[3]   贵州瓮安—开阳地区陡山沱期含磷岩系的大型球形绿藻化石 [J].
薛耀松,唐天福,俞从流,周传明 .
古生物学报, 1995, (06) :688-706
[4]  
湖北震旦系[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赵自强等著, 1988
[5]  
贵州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具骨骼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2 薛耀松,唐天福,俞从流. 古生物学报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