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王冬娜,陈宝田
机构
[1] 解放军第252医院
[2]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关键词
医学,中国传统;偏头痛;血小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6 [中药临床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偏头痛血瘀证患者20例经新正天丸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超微结构观察中,发现患者组血小板大小不均匀,膜结构粗糙,伪足横断面粗且较多,颗粒减少(P<0.05),致密颗粒增多(P<0.05),粘附和聚集现象明显,膜融合程度严重。而治疗组的血小板膜结构和表面形态、颗粒分布、粘附和聚集性均明显改善。提示:偏头痛患者血小板处于异常激活状态,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异常可能是偏头痛患者的病理基础。推测新正天丸可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诱导血小板解聚,改善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来稳定致密体的内外环境,使其对5-羟色胺(5-HT)的摄取、分泌、代谢水平保持在生理状态而治疗偏头痛。
引用
收藏
页码:442 / 44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少量游离细胞电镜样品制备法 [J].
刘连璞,安连兵,肖焕才,罗深秋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4, (05) :314-315
[2]   偏头痛的生化研究进展 [J].
王宇卉 ;
曹文辉 .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1994, (02) :71-75
[3]  
头痛的鉴别诊断与治疗[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陈宝田等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