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被引:37
作者
汪小钦 [1 ]
王钦敏 [1 ]
励惠国 [1 ]
刘高焕 [2 ]
机构
[1] 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驱动力; 黄河三角洲; 土地利用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核心。本文利用黄河三角洲东营市1984年2001年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简要分析了黄河三角洲LUCC特征,重点研究其驱动力因子。在黄河三角洲,耕地和未利用地之间的双向转化最为频繁。海陆河流的交互作用使得黄河三角洲淤进蚀退变化占有较大的比重;淡水资源时空上的分布不均匀,使对平原水库的建设力度大为增加。对土地的盲目垦荒和粗放经营方式,是耕地与未利用地双向转换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非农业人口的增长,是居民地增多的主要原因;农业生产效益,对耕地、灌草地、内陆水体和未利用地之间的结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未来几年,整个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将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面积基本保持稳定。要实现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顺应自然因子的条件下,提高水陆比例,科学合理垦殖经营,大力发展和保护灌草地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格局与演化分析 [J].
汪小钦 ;
王钦敏 ;
刘高焕 ;
励惠国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158-161
[2]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区域分异 [J].
汪小钦 ;
王钦敏 ;
刘高焕 ;
励惠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65-171+333
[3]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倪绍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138-143
[4]   LUCC驱动力模型研究综述 [J].
蔺卿 ;
罗格平 ;
陈曦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5) :81-89
[5]   黄河口海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其与黄河来水来沙关系 [J].
常军 ;
刘高焕 ;
刘庆生 .
地理研究, 2004, (03) :339-346
[6]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 [J].
常军 ;
刘高焕 ;
刘庆生 .
地球信息科学, 2004, (01) :94-98
[7]   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J].
摆万奇 ;
阎建忠 ;
张镱锂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1) :71-78
[8]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 [J].
李静 ;
赵庚星 ;
范瑞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117-122
[9]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朱会义 ;
何书金 ;
张明 .
地理研究, 2001, (06) :669-678
[10]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 [J].
摆万奇 ;
赵士洞 .
资源科学, 2001, (03)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