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基于有效介质与等效岩石元素理论的特低渗透率储层饱和度模型
被引:6
作者:
宋延杰
[1
,2
]
杨汁
[1
]
刘兴周
[3
]
胡凯
[1
]
唐晓敏
[1
,2
]
机构:
[1]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3] 中国石油辽河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岩石物理;
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
等效岩石元素理论;
孔喉比;
等效混合流体;
导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清水洼陷沙三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率储层,具有含泥质、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孔隙结构复杂的特征。建立该区块饱和度模型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将含泥特低渗透储层等效成孔隙大小和形状及所含流体性质和含量不变的纯岩石,利用等效岩石元素理论描述孔腔和喉道比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描述孔隙结构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分别建立等效纯岩石的导电方程,并联立求解得出等效混合流体介质电导率表达式;再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描述泥质附加导电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将求得的等效混合流体介质电导率代入该方程中,从而建立基于等效岩石元素理论和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的含泥特低渗透储层导电模型。利用清水洼陷沙三段储层的岩电实验测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精度分析,测量岩样电导率值与计算电导率值平均相对误差很小,说明提出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特低渗透储层岩石的导电规律。利用建立的模型及确定的模型参数值处理了清水洼陷沙三段储层实际井资料,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清水洼陷沙三段特低渗透泥质砂岩储层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6
页数:7
相关论文